易配在线

所属分类:资讯中心

​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

发布时间:2019-07-01 浏览次数:53

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

时间:2019年9月18日-21日 地点:扬州国际展览中心

为打造专业性、权威性、国际化和前瞻性的国际汽车轻量化交流平台,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定于2019年9月18-21日联合举办“2019(第十三届)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ALCE)”。

主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组织、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扬州大学、扬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恒兴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车身会议)

会议形式及议题

大会设置了专业技术报告、轻量化展览、系列对接活动等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秉承专业性、权威性、国际化办会理念,为汽车行业服务:

1、轻量化会议

设置1个主会场、16个分会场,共计256场专业性技术报告,现已确定140多场技术报告。

2、轻量化车身会议

首次邀请商用车企业,扩大轻量化领域交流,现已确定一汽、东风、北汽、奇瑞、江淮、众泰、陕汽等6款车型。

3、专业展览

大会设置了18000m2展览,现已确定70多家国内外参展企业。

参展范围:轻量化车身 轻量化材料 关键零部件 先进工艺与设备 等等

4、轻量化设计奖

大会举办“2019年中国汽车轻量化设计奖”颁奖活动。

5、新产品新技术发布

针对汽车轻量化新产品、新技术,将组织10项新专题发布会。

6、专题交流与专场对接会

采取圆桌会议、专题讨论、大咖访谈、视角对话、专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展现轻量化技术、市场、资本对接会与交流会。

7、媒体多频次报道

邀请50余家主流媒体对会议进行多角度、多频次地报告。

联系方式

联系人:闫 欣  133 9166 1101

电话:010-60565602

邮箱(E-mail):expoyan@163.co

网站(Website):www.walce.cn

已确定技术报告

序号 技术报告与报告人(排名不分主次)

1 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待定)——蒋士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 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待定)——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3 低成本汽车钢(待定)——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宝武研究院副院长

4 汽车用镁合金材料(待定)——潘复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

5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原理、工艺与案例分析——吕坚  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

6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最近进展(待定)——张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

7 汽车轻量化技术专利分析与竞争格局

——孙玮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8 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排放评估报告——赵立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标准部部长、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9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探索及轻量化运营价值分析——李阳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

10 连续纤维增强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艺及装备——谢鹏程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注塑分会秘书长

11 拟邀请德国宝马汽车

12 拟邀请日本丰田汽车

13 题目待定——来振华北京奔驰汽车总经理

14 Lotus Engineering Approach to Light weighting——Miguel Fragoso-Recio lotus cars vice President Lotus  Engineering

15 一汽轻量化技术构思与未来展望——郑虹一汽研究院材料与轻量化部部长

16 商用车轻量化与案例分析——康明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所所长、轻量化联盟专家

17 全新架构电动车车身和车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王登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轻量化联盟专家委主任、吉林大学教授

18 现代车身设计制造技术若干研究与进展——姜潮湖南大学副院长

19 车用镁合金的应用技术研究——杨院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待定)——杨旭静  湖南大学、副院长

21 新型汽车钢的技术适用性研究——董瀚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

22 冷冲压用深冲先进高强钢的应用——王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宝武研究院首席、轻量化联盟专家

23 无人驾驶智能车轻量化关键技术——马芳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轻量化联盟专家、吉林大学教授、国家引进人才

24 汽车用高强韧铝合金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张海  苏州大学教授、轻量化联盟专家、国家引进人才

25 胶接结构快速建模与性能预测——孙凌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汽车系主任

26 Cradle-to-Gate Greenhouse Gas (GHG) Burdens for  Aluminum and Steel Production and Cradle-to-Grave GHG Benefits of Vehicle  Lightweighting in China

——吴烨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7 复合材料连接的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林建平同济大学教授、原机械学院院长

28 结构化和轻量化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和成型——刘春太郑州大学教授、国家橡塑工程中心副主任

29 Al-Si镀层热冲压钢的抗延迟开裂研究——黄明欣  香港大学终身教授、系副主任、香港大学杰青

30 Al-Si镀层板高效率加热及快速冷却技术——高宪臣  天汽模常务副总经理、东风实业总经理

31 热成形门环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李彦波凌云股份总工程师

32 碳纤维复合材料典型零部件结构与性能设计——阮诗伦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力学系副主任、大连理工郑州研究院院长

33 汽车典型零部件结构设计与多学科优化——李刚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学部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34 应用第一性原理研究镁合金的腐蚀性能——郭杨  通用(中国)高级研究员

35 3D打印材料力学性能在北京奔驰验证与应用——郑松鹤  北京奔驰规划工程师

36 铸造镁合金在发动机冷却液环境下腐蚀性能评价——王聪捷  通用(中国)高级研究员

37 热成形钢的延迟开裂评估方法和防范措施——王建峰  通用(中国)高级研究员

38 重型卡车轻量化路在何方与探讨——李军福田戴姆勒技术中心

39 新型高性能汽车用热成形钢——卢琦  通用(中国)高级研究员

40 锻造镁合金若干技术路线及其汽车应用前景和挑战——湛弘义  通用(中国)高级研究员

41 电动车载荷传递路径集成设计与优化——史国宏  泛亚结构集成及优化经理

4

首页|关于网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