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配在线

所属分类:资讯中心

未来我国组合机床进口替代空间将非常大

发布时间:2013-01-30 浏览次数:90

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外形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本钱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目前机床产品出口还相对较少,且出口的产品多为低端普通型产品,高端产品出口少之又少,同时,机床整机制造中的关键功能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主轴、系杠、电机等均大部分需要进口。而我国产业升级带动了机床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如今我国组合机床产品已完成由轻工业所需要的最初级的普通型机床产品(如车床)过渡到重工业化时代所需要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产品等。

近年来,随着国防、航空、高铁、汽车和模具等重要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量的大幅增长,我国组合机床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高端产品方面仍面临着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下,组合机床需要快速取得突破。

组合机床的水平、品种和生产能力,直接反映了国家综合实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统计,过去5年,中国组合机床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39%.前瞻产业研究院 组合机床行业研究员贺丹阳指出,在相关产业带动下,未来我国 组合机床的年均增速将超过10%,到2015年,全国组合机床系统需求将达40万台套,年销售额将达8500亿元。

2007年,我国对于组合机床需求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大型、重型等高端产品上。虽然2007年我国 组合机床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都出现了下降,但是加工中心、机床的增速仍然为正,显示我国对于 组合机床的需求仍然很强势。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国 组合机床企业研发创新的能力大大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份额终于占到了我国组合机床市场份额的50%以上,达到了57.4%,是2001年来的首次突破,因而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组合机床替代进口的空间仍十分巨大。

从具体产品来看,组合机床中市场容量较大的车床的进出口逆差金额并不大,这说明我国自己生产的车床已基本可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替代进口的过程已经结束,并已批量出口。而加工中心、磨床、特殊加工机床的进出口逆差金额还相当大,且在 组合机床整体和大部分产品进口减少的情况下,加工中心、铣床的进口仍然在增长,可见我国对于加工中心、磨床、特殊加工机床、铣床等高端产品的需求还相当强劲。随着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实力、自主研发实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些高端产品将成为进口替代的重点。

首页|关于网站|联系我们